法度是治国之纲。《管子》有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古人云,畏法度者最快活。畏法度,能使人不为私欲所役,不被诱惑所惑,言行举止坦荡无畏。可以说,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才得最恒久的内心自在与人生快乐。 “畏”,本义恐惧,引申为敬服,常表现为道德自觉和定力自持。所谓“畏法度”,并非是对...
“俭者心常富”语出五代谭峭《化书》,意为节俭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富足。此句古训道出了外在节俭与内心富足之间的内在关联,也给今人以启迪,外持节俭,内求心富,方能行稳致远。 老子云:“知足者富。”世人常将富足与金钱财富等同视之,殊不知心之富足,方为真富。俭,也并非吝啬、寒酸之谓,而乃节制之道,是内心对物欲的主动克制、选择和超越...
古人提倡暗室不欺,慎独为要。《重订增广贤文》里讲:“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意思是说:不因为人人看得见而表现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别人看不见而堕毁自己的德行。这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 “冥冥”指黑夜、晚上,引申为私底下、独处时。一个人没有外在...
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俗嫌》中提到“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深刻批判虚言、浮术、华名、伪事等现象,倡导“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的务实品格。务实,其核心在于做事求真务实,做人质朴拙诚。在机遇挑战并存的当下,需坚守务实,葆清醒、戒空谈、去浮躁,以笃实之姿破除虚浮之弊,方能于社会变革中稳健...
“此民脂膏耳,何以玷吾官箴为?”这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从山西芮城县衙大堂内发出的责问。发出责问的知县,名字叫江渤。此乃他上任首日,吏员依多年成例,为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新任知县奉上三百两白银作为旅费。下属们诚心诚意又诚惶诚恐,而这位新任知县则是愤怒不已——这钱是哪来的?这都是来自百姓口中食、身上衣的民脂民膏啊。有...
我们常讲,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一个人来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时间不等人,为学干事要勤勉。二是春光无限美,值得人生为之拼搏、为之欣赏。 透过这句话,我们不由得反思:勤勉多岁月。只有保持勤奋,干好事业,才能拥有闲暇时光,欣赏到大美春光。这就是勤奋与休闲的辩证法。 《格言联璧》有句名言:“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
梅树枝头花骨朵星星点点,似乎捎来了婺源早春的消息。沿着茶文化公园蜿蜒的青石板小径,我又一次造访婺源紫阳镇东门旧城墙下的廉泉,泉水还是那么清冽,能够照见天光云影。 这泓泉水,照见更多的是——人心。 一群白鹭在星江河畔飞舞,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年月。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的一天,朱熹从...
张廷玉作为文臣,受命参与了清朝多部典籍的编纂。右图为武英殿版《明史》,在右数第二行可见张廷玉的名字和职衔。左图选自《授时通考》,是鄂尔泰、张廷玉等人编纂的一部大型农书,包含许多插图。 资料图片安徽桐城六尺巷佳话的主人公张英,治家有方,为后人留下了《聪训斋语》。其子张廷玉曾身居要职,官至保和殿大学士,亦注重传承优良家...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极为推崇的道德品质,修身需要廉洁,为官需要廉洁,治家也需要廉洁。在许多家教故事与家训著作中,古人教导子孙清廉传家才是正道,慎初慎微方可使家计长久。 廉者政之本,让者德之主 探究“廉洁”一词的由来,最早见于屈原的诗歌中。在《招魂》这首诗中,屈原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
身着军服,手持望远镜,目光坚毅,眺望远方……矗立于江苏邳州李超时纪念馆广场上的李超时铜像威武挺拔,仿佛在向世人述说那段革命往事。 李超时,原名李振华,1906年出生在邳州碾庄镇才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他是我们党在江苏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红14军的第一任政委、第二任军长,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