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中国矿业报|供暖,“一吨煤也不烧”——中煤水文局实施邯郸东部新区清洁能源利用重点项目侧记

作者:高恒燕 杜贤斌 发布时间:2022-11-29 19:21:30浏览:6719

微信图片_20221129193036.jpg

中煤水文局从规划着手,提前谋划,精心设计,中心湖项目埋管工序创新性地设计在湖底,通过合理利用景观湖及绿轴地下空间,以地下浅层地温能为周边公建项目提供冷热源,这种创新设计将实现城市公用土地资源的高度集约化多功能利用,对全国新区建设具有启示及借鉴意义。

在邯郸东部,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的东湖新城正如火如荼建设中,一个兼具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未来的新城区,突出“绿色低碳”,提出供暖“一吨煤也不烧”。

中煤水文局大力发展地热新能源产业,与新城建设的“绿色低碳”理念高度契合,该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顺利承揽了邯郸东部新区清洁能源利用重点项目——中心湖能源供应站、城发广场地源热泵项目,开启了“智慧+新能源”绿色采暖建设模式。

奋力建设新能源品质工程

东湖新城原名为东部新区,新区开发是邯郸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承载着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使命。

“新能源项目位于新区中部核心区,致力于打造示范工程,承担起为新城区中心区域提供新能源保障的重大任务。”在项目现场调研时,中煤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向明明确了项目定位与建设要求。

中煤水文局从规划着手,提前谋划,精心设计,在中心湖项目施工时,埋管工序创新性地设计在湖底,通过合理利用景观湖及绿轴地下空间,以地下浅层地温能为周边公建项目提供冷热源,这种创新设计将实现城市公用土地资源的高度集约化多功能利用,节约土地面积7.06万平方米,这也是新城区创新性的供暖模式,对全国新区建设具有启示及借鉴意义。

初冬,在东湖新城中心湖底项目施工现场,中煤水文局施工人员顶风冒寒、紧张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不久的将来,地下的涓涓热流将通过这里被输送到周边建筑。另一处中央商务区项目建成后,将为周边4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冷热源供应。位于地下百米的地温热源,将通过地源热泵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

20221129pccontent20221129082422034.jpg

施工现场

这是一场冬之会战,却是一次向暖而行。

“从去年11月项目进场至今,中央商务区城市配套及新能源湖区设计的3168口井,已完成3110口竖直地埋井。城发广场东区已完成地源热泵系统,南区也已完成竖直地埋井与东区水平连、大部分水平连施工任务。在此期间,项目组克服了疫情、天气等诸多不利影响,整体进展顺利。”该局一队机电安装分公司副经理、东湖项目经理郑爱华介绍。项目建成运行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0.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8万吨、二氧化硫122吨、氮氧化物43吨、粉尘57.6吨,运维成本较常规供冷暖方式减少三分之一,助力邯郸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中煤水文局实施“科技强局”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品牌的“关键一招”,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致力打造一流高科技企业。

作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级创新团队,中煤水文局“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有着锐意进取的闯劲和追求卓越的钻劲,通过研究总结出地热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八项关键技术”,在能源规划与设计、钻探与施工、投资与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局中深层地热能“取热不取水”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深层地热供暖U型对接井闭式换热试验研究的科研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技术革新与科技创新并行。

中心湖项目技术团队改进创新施工方法,对湖区内竖直地埋井采用先钻孔,然后大开挖土方,再水平连,大大降低了降排水费用,也解决了冬季土方无法外排的问题,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

由于景观湖湖底与周边竖向坡度较大,且有部分栈桥景观,土建设计混凝土浇筑挡土墙,水平管必须穿过挡土墙,因此水平管保护尤为重要。该技术团队提前布局,主动沟通,提出在穿越挡土墙前预埋刚性套管,确保工程质量。

构建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中煤水文局大力发展地热新能源产业,在河北工程大学打造了“大学无烟城”示范基地,与河北广平县签署了《地热供暖示范县建设协议》,将利用地热新能源解决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建筑的供暖问题,形成了多区域的特色发展模式,引领了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未来,该局将整合现有地热新能源产业相关优势资源,设立“地热新能源科技公司”,形成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热勘查、机电安装、设备制造和投资运营公司等5个产业板块,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力争在“十四五”末上市。

聚焦主业创一流,匠心逐梦再出发。中煤水文局将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