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总局工会 浏览:95 发布时间:2025-06-17 15:25:38
近日,总局工会组织各单位广泛开展“‘一把手’谈家风”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纪律规矩教育月活动推动总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各单位结合国际家庭日、主题党日,以“清风传家廉洁致远 实干担当地质报国”“树立良好家教家风 涵养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赓续传统文化 传承良好家风”等为主题,结合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故事、先进模范人物的家庭故事、古今经典清廉家风案例、反腐倡廉案件、领导干部自身的家教经验等,通过领导讲述、观看视频、座谈交流等方式完成了一堂堂生动感人的家风教育课,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全局共组织开展110场次。
活动引发全局广大职工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做到廉洁齐家、廉洁治家,以家风清正促进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清廉家风助力实干担当,在推动总局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展现新形象、新作为。
让我们一起翻阅“一把手”谈家风的心得体会……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刘少奇,给远在苏联留学的儿子刘允若家书中的话语。信中,这位父亲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谆谆教诲,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融入舐犊情深,在纸页间镌刻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永恒命题。刘少奇的家书穿越时空,传递着共产党人最珍贵的精神密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以老一辈革命家为镜,把红色家风融入血脉,将党性原则化为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忠诚与担当!
——中化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刘兴旺
良好的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革命先辈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党和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在生活中也是以身作则,传承着清正廉洁、爱国奉献的优良家风。习仲勋同志一贯严谨治家,不仅在工作上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在子女教育上也从不搞特殊化。他对子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对地勘央企来说,领导干部更要带头传承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弘扬“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践行“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以良好家风涵养清廉文化。
——江苏局党委书记 蔡卫明
家风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守住“私德”方能涵养“公德”。“铁人”王进喜给家里定下铁规矩:“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王进喜患有关节炎,上级配给他一台旧吉普车,方便工作。这台车用途广泛,上井、送料、拉粮买菜、送病号去医院、送工人回家都靠它。但王进喜有个原则,车子别人能坐,家里人不准坐。60多岁的老母亲生病,是他的大儿子用自行车驮着去的医院。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先辈这种“不沾公家一分东西”的精神,管好自己及家人,以优良的家风给广大职工作出表率!
——浙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李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风传承,留下了“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家风故事,以及“成由勤俭败由奢”等家规家训。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家风不仅关系个人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对整个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都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严与爱的关系,从严要求和管好配偶子女,只有管好“家里的人”,才能办好“大家的事”,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时时、事事、处处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广东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刘金森
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第一课堂”,更是党风政风的重要基石。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根基,更是廉洁从政的“防火墙”。良好家风如无声细雨,浸润心灵、塑造品格。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管好家属子女,杜绝“特权思想”,以清正家风涵养清朗作风。家风正则党风清,只有把“小家”管好,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一把手”不仅是工作中的带头人,更应成为家风建设的表率。我们应该牢记:家风不是私事,而是关乎党的形象的公事,必须带头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以家风清正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王明宏
在浙江金华,有一个传承600余年的“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168条《郑义门家规》将“廉洁奉公”列为治家核心,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死则不得入葬”。在这一家规约束下,郑氏家族173人当官无一人贪腐,其治家智慧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正家,而天下定矣,古时,那些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这些家族的兴盛,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训,更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基因,至今仍是我们抵御腐败的精神利器。
——湖北局党委书记、局长 冀涛
中华民族家风家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再到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无论是跨越时空的家训经典,还是世人传颂的楷模佳话都启示我们: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清廉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作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四要”管好“小家”、服务好“大家”:一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二要严管亲属,划清公私界限;三要注重教育,涵养清廉家风;四要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防微杜渐。
——青海局党委书记 田力
山西省闻喜裴氏家族以“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为规,培育出59位宰相、600余位青史留名者,印证家风千载传承的荣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员干部应当主动从古今优秀的家规家训中接受熏陶、汲取养分,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克己修身、廉洁奉公等思想文化内涵,将“修身齐家”的个体自觉升华为“治国平天下”的集体担当,以千家万户的浩然正气筑牢廉洁根基,以“家齐国治”的文化自信,共谱“地质报国”新华章!
——一勘局党委书记 蔺国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讲道:“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的第一课’,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家风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个公民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弘扬每个家庭的优良家风,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水文局党委书记 王涛
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不仅是家庭成员的习惯、立身做人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氏家训》《诫子书》等家风典籍在民间广为流传,让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培育传承良好家风作为锤炼党性、筑牢忠诚、清正廉洁的基本要求,管好身边人、守住亲情观,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以优良家风涵养务实作风、汇聚和谐社风,共同营造企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航测局党委副书记 吴军虎
家庭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还关系党风政风。廉洁自律不仅是领导干部的本分,也是每个家属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和身边人,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细微处抓起,做人不逾矩、用权不违规,做到公私分明、不搞特殊,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同时,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下一代,引导他们有气节、有骨气,让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在言传身教中代代赓续,以良好家风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家”力量。
——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武岳彪
我们从毛泽东同志的平民家风中,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坚守;从正考父的鼎铭家风中,意识到对权力的敬畏意识与崇俭抑奢的德行操守;从诸葛亮的智慧家风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追求。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家风建设,更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华正茂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深化党的作风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以领袖典范为镜,以先贤智慧为灯,将优良家风融入企业治理的血脉,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
——大地特勘队党委书记、政委 刘永彬
领导干部的家风也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要培育勤俭家风,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将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融入家风、家教和家庭生活中,激发家庭成员兴业报国、勤勉自强、无私奉献的内驱力。要培育文明家风,厚植优秀企业文化,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到家风建设的思想内核之中,为家风建设注入新时代思想内涵。
——二勘局党委书记 马金彪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文明、健康、节约的生活方式,争做良好家风的引领者。要带头以良好家风涵养社会风气,让正气滋养家中每个成员健康成长,确保家庭的有序与稳定。要珍惜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力量,让家庭真正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物探院党委书记、院长 段建华
毛泽东同志“恋亲不为亲徇私”的三条原则,周恩来同志以“十条家规”告诫亲属“完全做一个普通人”,朱德同志要求儿子“不当干部当工人”……老一辈革命家以言传身教立起家风标杆,彰显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作风底色。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为镜,既要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廉洁奉公,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要在家庭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为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勘研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德高
家庭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和根基,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优秀的家风涵养廉洁自律品质,是杜绝腐败的内在堤坝,是营造企业清风正气的精神沃土。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把诚信、勤奋等优秀家风品质融入工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共同筑牢家庭防腐拒变的“第一道防线”,为公司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能化创投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陈海永
我出身普通农村家庭,父母总说“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做人要守本分”。工作中,我将家风视为作风建设的延伸,时常告诫家人,不占单位一丝便宜,不借职务谋取一点私利。日常以言传身教向女儿传递“廉洁清正”的理念,在家中共读廉洁故事,共话廉洁初心。我深知廉洁家风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家庭前行的道路,只有将其深植于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让廉洁的精神在家人心中生根发芽,才能以“小家”的清风正气带动“大家”的风尚转变,进而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江苏地研院党委书记 张谷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把“三不腐”理念贯穿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过程。领导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只有将家庭美德融入日常,以优良家风为土壤,培育廉洁自律的作风,才能在工作上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为地下空间公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地下空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晓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建设好,把德行立起来。要做“正直人”,面对诱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要做“实在人”,关爱家人、善待亲人、以心交心;要做“纯洁人”,实以谋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要做“高尚人”,追求远大理想,培养健康情趣,以领导干部在涤风励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党风的清正纯洁。
——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冠
我小时候生长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父母用勤劳节俭、忠厚老实、耕读传家、自立自强、遵规守法的品行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家风,这种家风化作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温度。家风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融入血脉的“安全阀”“校准仪”和“动力源”,良好的家风能够让我们最大程度地守住做人底线,稳住心神、看清方向,让“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从外部约束内化为个人自觉行动,最终体现在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每一名职工及其家庭负责的每一个具体决策和行动中。
——中化局河南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郝玉水
我出生和成长于一个家教甚严的家庭。因为父母从事船舶运输工作,常年不在家,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时常用“家训”教导我尊师重道、尊老爱幼、邻里和善。正因为如此家教,促使工作后的我养成了谦虚谨慎、遵规守纪的作风。作为央企三级单位“一把手”,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队上职工的言行,更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言行。因此,我把“守得住清贫、敢于断舍离、传递正能量”这三句警示录当作家庭生活的“指南针”,更化作我带领团队稳步发展、合规经营的座右铭。
——江苏局勘探三队党委书记、队长 於昌峰
我的家风,植根于“学”与“爱”,践行于“信”与“行”。作为单位负责人,我深知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团队的作风和政治生态。工作中我把“善学”的家风转化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动力源泉;把“爱敬”的家风转化为关爱员工、凝聚团队、服务社会的同理心与责任感;把“诚信”的家风转化成遵规守纪、合规经营的准则;把“实干”的家风转化成为职工谋福祉,对国家能源资源勘探与水文地质事业的忠诚,带头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践行者。
——中煤水文物测队党委副书记、队长 孙龙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对于地勘人而言,在条件艰苦的一线,家风推动着我们在工作中奋勇前行,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在野外工作中,有人秉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家风,主动承担最艰巨的工作任务;有人传承“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家风,在施工工艺、化验分析等关键环节反复核验。家风的力量犹如深埋地下的矿脉,在岁月沉淀中愈发厚重。它不仅赋予地勘人攻坚克难的勇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原则。
——地质集团地勘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郝燕奎